表面质量观察
若模具与管材接触面出现明显划痕、凹陷或毛刺,相当于皮肤表面的“伤口”,会导致弯管表面形成类似指甲刮痕的缺陷。
当模具边缘的金属光泽消失,呈现哑光状态时,表明表层硬化层已磨损,需警惕变形风险。
尺寸精度检测
用千分尺测量模具管槽直径,公差需控制在±0.1mm以内——这相当于两根头发丝的粗细差异。
例如适配20mm管材的模具,内径若超出19.9-20.1mm范围,会产生类似“鞋子不合脚”的贴合问题,加剧管材截面畸变。
成型稳定性评估
当弯管出现局部褶皱或椭圆度超过5%时(类似捏扁的吸管形态),说明模具对管材的包裹力失衡。若夹模松紧度难以调节,
管材在弯曲时频繁打滑或外壁压痕加深,则提示模具结构已产生不可逆磨损。
生产数据追踪
记录模具累计弯管次数,当达到制造商建议寿命的80%时,需增加检测频次。超过临界值后故障率呈指数级上升,
此时预防性更换比紧急维修更具经济性。

